糖尿病的分型及分型特點
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總醫(yī)院 詹志偉
一、 糖尿病的分型
糖尿病是全球面臨的一種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慢性疾患,因此世界各國應該采用相同的診斷標準和分型原則。世界衛(wèi)生組織( WHO )糖尿病專家委員會自 1980 年頒布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和分型以來, 1985 年又進行了修訂, 1999 年重新頒布了新的診斷標準和分型。
2009 年美國糖尿病協(xié)會( ADA )從病因?qū)W對糖尿病進行分型,分成 1 型糖尿病、 2 型糖尿病、糖尿病前期( 糖耐量異常)、其他特殊類型 糖尿病、 妊娠糖尿?。?GDM )。糖耐量異常分為兩類,一類是空腹血糖受損( IFT ),另一類是糖耐量低減( IGT )。
糖耐量低減 分為肥胖和非肥胖兩個亞型。 糖耐量低減者 發(fā)生糖尿病的危險性高于正常人 3 倍。若已經(jīng)是糖耐量低減,如果不注意,則很容易發(fā)展成糖尿病,據(jù)統(tǒng)計糖耐量低減每年有 2% ~ 5% 發(fā)展為癥狀明顯的糖尿病。糖耐量低減與糖尿病一樣,可發(fā)生血管并發(fā)癥,同時它也是 “ 代謝綜合征 ” 的臨床特點之一。
(一) 1 型糖尿病
1 型糖尿病是胰島β細胞破壞導致胰島素絕對缺乏。胰島素在胰腺里,胰腺的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,如果患胰腺炎或其他一些病毒感染,胰腺被破壞,胰島β細胞也被破壞了,這樣就可引起胰島素絕對的缺乏,則患糖尿病,這種糖尿病稱為 1 型糖尿病。
自身免疫性病因占 1 型 糖尿病 的絕大多數(shù),初發(fā)時 85% ~ 90% 可檢出自身免疫標志物,如胰島細胞抗體( ICA )、胰島素抗體( IAA )、谷氨酸脫羧酶( GAD65 )等自身抗體。 1 型糖尿病多見于兒童及青少年,但任何年齡 甚 至 90 歲均可發(fā)病。可合并其它免疫性疾病。特發(fā)性病因占在 1 型 糖尿病 的少數(shù),沒有自身免疫的證據(jù),但是它的某些表現(xiàn)為胰島素缺乏血癥且易發(fā)生酮癥酸中毒。
(二) 2 型糖尿病
2 型糖尿病是以 胰島素抵抗為主,伴胰島素相對不足;或胰島素分泌缺陷伴或不伴胰島素抵抗。
2 型糖尿病患者多數(shù)是成年人,常為肥胖,不常發(fā)生但也可發(fā)生酮癥酸中毒。由于高血糖尚不足以產(chǎn)生癥狀,即無癥狀期可持續(xù)多年,其發(fā)生大血管及微血管并發(fā)癥的危險性增高。通常是偶然去體檢,發(fā)現(xiàn)血糖升高,隨后才診斷為糖尿病。甚至有的患者是發(fā)生心梗、腦梗,到醫(yī)院搶救,才發(fā)現(xiàn)糖尿病。 2 型糖尿病??刹恍枳⑸湟葝u素,口服降糖藥就可以維護生命。
(三)妊娠糖尿病
妊娠糖尿病是指懷孕的婦女出現(xiàn)血糖的升高。妊娠糖尿病分為糖耐量低減和糖尿病兩種。一般來講,在 分娩 6 周或 6 周后應行 75g 葡萄糖試驗(葡萄糖耐量試驗),并依據(jù)此結(jié)果重新分類,分為 DM 、 IGT 或正常葡萄糖耐量。
妊娠糖尿病也有 1 型糖尿病,它的胰島素 β細胞被破壞,導致胰島素絕對不足。自身免疫性占 1 型糖尿病的 絕大多數(shù),初發(fā)時 85%-90% 可以檢查出自身免疫標志物,如胰島細胞抗體( ICA )、胰島素抗體( IAA )、谷氨酸脫羧酶( GAD65 )自身抗體。
(四)其他特殊 類型糖尿病
1. β細胞功能的遺傳缺陷
( 1 ) MODY3 基因:染色體 12 、肝細胞核因子 1 α( HNF-1 α)基因。
( 2 ) MODY2 基因:染色體 7 葡萄糖激酶( GCK )基因。
( 3 ) MODY1 基因:染色體 20 、肝細胞核因子 4 α( HNF-4 α)基因,線粒體 DNA 。
2. 胰島素作用的遺傳缺陷
雖然有胰島素,但是作用非常差,先天存在缺陷,不是后天所得。
( 1 )胰島素作用的遺傳缺陷,稱為 A 型胰島素抵抗,即小精靈樣的綜合征。
( 2 ) Rabson-Mendenhall 綜合征:胰島素受體基因的不同類型突變。
( 3 )脂肪萎縮性糖尿病。
( 4 )其他。
3. 胰腺外分泌病變
如急性胰腺炎侵犯胰島的部分,可以出現(xiàn)糖尿病。還有創(chuàng)傷、胰腺切除手術、胰腺腫瘤、胰腺囊性纖維化、纖維鈣化性胰腺病等疾病都可以誘發(fā)糖尿病。
4. 內(nèi)分泌腺病
如肢端肥大癥、 Cushing 綜合征、胰升糖素瘤、 嗜鉻細胞瘤、 甲狀腺機能亢進癥、生長抑素瘤、醛固酮瘤及其他等。
5. 藥物或化學物誘導
如 煙酸、糖皮質(zhì)激素、甲狀腺激素、 噻嗪類利尿劑、殺鼠劑、戊烷脒、煙酸、二氮嗪、α - 干擾素、苯妥英鈉等藥物都可以誘導血糖增高。
6. 感染
最常見的是病毒性感染,如先天性風疹、巨細胞病毒感染等,都可以導致糖尿病。
7. 免疫介導的罕見類型
抗胰島素受體抗體及其他、僵人綜合征。
8. 伴糖尿病的其他遺傳綜合征
Down 綜合征、 Turner 綜合征、 Klinefelter 綜合征、 Wolfram 綜合征、 Friedrich 共濟失調(diào)、 Huntington 舞蹈病、 Laurence-Moon-Beidel 綜合征、強直性肌營養(yǎng)不良、卟啉病、 Prader-Willi 綜合征及其它。
糖尿病從表面上看,只是一個血糖的增高,但實際上它的病因很多,有原發(fā)性、繼發(fā)性還有特殊類型,所以在診斷上一定要有很好的分辨,才能治療好。
糖尿病發(fā)生的原因很多, 考慮到一些人的空腹血糖高于正常,但尚未達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,現(xiàn)在新的分類中增加了空腹血糖受損( IFG )。空腹血糖范圍為 6.1 ~ 6.9mmol/L 。如果血糖大于 7 mmol/L ,就診斷為糖尿病??崭寡鞘軗p發(fā)生糖尿病的機率比糖尿耐量低減小,但是比一般人還是要高。所以如果發(fā)現(xiàn)病人總是空腹血糖比正常高一點,但是餐后血糖基本正常,最好進行一次完整的 OGTT 試驗。
二、 美國糖尿病協(xié)會( ADA ) 2008 指南
美國糖尿病協(xié)會 (ADA) 發(fā)布了 2008 版糖尿病標準化診治程序 (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) ,旨在為糖尿病的篩查、診斷、治療目標以及疾病管理等提供最新的建議。
(一)提出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檢測建議
1. 建議對無癥狀的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患者進行篩查時,應該從 45 歲的年齡段開始。
2. 對于超重或肥胖 (BMI ≥ 25 kg / m 2 ) 且至少伴有一種 額外危險因素的成人,篩查年齡可降低;如檢測結(jié)果正常,則下次篩查的間隔時間不得超過 3 年。
3.2 小時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 (OGTT ; 75g 葡萄糖負荷 ) 都能用于檢測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。
4. 對于空腹血糖受損 (IFG) 患者,應進一步行 OGTT 試驗,后者能更為準確地確定其患糖尿病的風險。
5. 對于已被確認的糖尿病前期患者,應進行相應的評估與治療,必要時對其心血管危險因素進行一定干預。
(二) 提出診斷和分型建議
2008 指南中提出 糖尿病的診斷和分型, 首選空腹血糖 (FPG) 作為兒童和 非妊娠成人的糖尿病診斷試驗,而不推薦常規(guī)使用 HbA 1C 。因為 HbA 1C 代表的是近來兩三個月血糖的平均水平,是用來幫助監(jiān)測血糖控制得好不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