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連載】語文:人教版-小學4年級上-觀潮 教學設計 教案![]() 教學準備教學目標1、認識7個生字,會寫13個生字。正確讀寫“寬闊、籠罩、薄霧”等詞語。 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: 教學工具課件 教學過程一、鋪設情境,感知自然美。 1、出示《望廬山瀑布》,有感情地誦讀。廬山瀑布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? 2、同學們,大自然奧妙無窮,今天,老師帶你們?nèi)ビ^潮。 二、研讀詞語,整體感知 1、釋題知“觀潮”。 同學們,我們已經(jīng)預習過課文了,這兒的“潮”,就是指錢塘江大潮。 “觀潮”,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嗎? 2、請用一個成語來概括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。 點撥學生理解“觀潮”與“天下奇觀”中的“觀”字。因為“錢塘江大潮,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” ,“所有吸引了許多人到這里來觀潮”。 3、入文理“觀潮”。 A、導入。是啊,錢塘江大潮是我國的一大自然景觀,一個旅游勝地。今天,就讓我們隨著作者一同走近它,觸摸它、觀賞它、感受它! B、讀文。請大家快速地讀通課文,讀準字音。 C、認讀詞語 D、指名分節(jié)讀課文。 E、找到文中的一句話,是具體告訴“我們觀潮”的時間、地點、事情的這么一個句子。(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) 句子:這一天早上,我們來到了海寧市的鹽官鎮(zhèn),據(jù)說這里是觀潮最好的地方。 這里的“這一天”和“這里” 分別指的是什么?你能聯(lián)系上下文改一改,自己試著說一說嗎?(農(nóng)歷八月十八,海寧市的鹽官鎮(zhèn)) “據(jù)說”怎么講?自古以來堪稱為“天下奇觀”的錢塘江大潮,今天“我們”這些人親眼目睹了,究竟是否與“據(jù)說”的一致呢?請同學們認真地讀一讀課文,想一想問題。理清文章脈絡。板書:潮來前、潮來時、潮頭過后。 三、品味“奇”,感受奇觀 拎中心問題:你認為 “天下奇觀”究竟奇在哪里呢? 1、邊默讀課文邊用“--”劃出最能感受到大潮的“奇特”的語句。并讀一讀句子,說一說體會。(四人小組合作學習、交流、匯報) 2、重點品讀“潮來時”的“奇”:壯觀、奇特(抓住聲、形)。 A、點撥: 句1——午后一點左右,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,好像悶雷滾動。 句2——過了一會兒,響聲越來越大,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(xiàn)了一條白線,人群又沸騰起來。 感悟形象:(填空):此時此刻,我仿佛聽到了________,又看到了________,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 適時引導學生聯(lián)系“悶雷滾動、一條白線”的情景談感悟。(奇:聲音、形狀) B、精讀第4自然段,立體賞“奇觀”。 范讀,學生多元朗讀,暢談感受:這時,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?聽到了什么? 提高學生咬文嚼字的能力,品評“奇”。 潮水的長。你懂“橫貫”的意思嗎?用自己的話告訴大家,好嗎? 潮水的高。想象一下“白浪形成白色城墻”這樣的場面(可讓在黑板上畫出來) 潮水的氣勢猛、聲音響?!褒R頭并進、浩浩蕩蕩”,你能想象得出那是一種怎樣的場面嗎?再加上“山崩地裂”的聲音,那時的潮水又該是一種怎樣的氣勢呢? 這三句話能調(diào)換順序嗎?為什么?(由遠及近,點撥“移”字的精妙) 同學們都談得挺不錯的,那么錢塘江大潮真正到來的這一刻,是不是與大家剛才想的一樣呢?那就請大家一起凝神觀賞這驚心動魄、壯麗奇特的一刻吧! 品讀回味:欣賞了潮水來臨之際的壯觀,令我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遣詞造句之功夫,我想大家會讀得更好了,是吧? 對話追問:如果你站在這樣壯觀、奇特的大潮面前,你會怎么想?又會怎么做呢?(啟發(fā)學生與課文、作者、大自然對話) 美讀升華:你能把自己對錢塘江大潮的理解和感悟讀出來嗎? 配樂朗讀:“潮來時”的三、四自然段。(語速由緩到急,語調(diào)由平靜到高昂,頓挫有力)更奇的還在后頭呢!請往下讀。 3、自主賞讀“潮去后”的“奇”。 A讀了之后,你覺得更“奇”的體現(xiàn)在哪些情景里?哪些詞語里? B適機點撥感悟:“漫天卷地、風號浪吼”等詞義及其景象。 C“恢復”一詞能去掉嗎?為什么?(引導學生聯(lián)系前文理解)
|
提交后請在“會員中心-我的表單”查詢反饋結果! 繼培網(wǎng):www.jipei.cc 統(tǒng)一客服:023-89119533 | |
* | |
* | |
* | |
* | |
* | |
提交
|